top of page
【倉頡同學會】第30集│昜,是太陽的光線(附中英字幕)

【倉頡同學會】第30集│昜,是太陽的光線(附中英字幕)

播放影片
昜_thumbnail-03.png

昜,是太陽的光線

昜_金文-02.png

​(昜:金文)

「昜」是太陽升到枝柯上,金文的「彡」疑是光線灑落象。「昜」本義陽光,引伸指光明,彰顯。

從「阜」從「昜」,「阜」是山丘,太陽昇起照到山坡上。「陽」本義為山的南面,山的背面為「陰」。

「揚」金文從「昜」從「丮」從「玉」。「昜」有彰顯義,「丮」、「玉」像人高舉璧玉,「揚」會意稱頌表揚,揚起、飛揚為引伸義。

水面升起縷縷煙霞。「湯」即熱水。

《說文》:「盪,滌器也。」注熱水入器皿,搖動以清洗。「盪」本義洗滌器皿,引伸有搖動、清除義。動盪、掃盪。

本為水名,亦指長草的淺水湖。作動詞時「蕩」、「盪」互通。動蕩、掃蕩。簡體字二字皆作「荡」。

《說文》:「場,祭神道也。」本義是祭祀的平地,「場」也表示翻曬谷物的平地,後泛指大面積的場地。

柳枝隨風飄揚。

《爾雅.釋木》:「楊,蒲柳。」「楊」、「柳」本不同科,但在古代文獻裡「楊」和「柳」經常混為一談。《爾雅》謂楊即蒲柳,而蒲柳實為柳樹一種。又,民間常見的楊枝觀音造像,手執的都是柳枝。清《説文通訓定聲》作此釐清:「楊與柳別。楊,枝勁脆而短,葉圓闊而尖;柳,葉長而狹,枝軟而韌。」

《詩經》:「東門之楊,其葉牂牂。昏以爲期,明星煌煌。」大家又猜猜人約黃昏後,是在楊樹下,還是柳樹下呢?

EP30_文化小識

文化小識

文化小識-潔齒.png

古書有記載印度人常以楊枝清潔牙齒,但所說的楊枝,會不會其實又是柳枝呢?(答案有點出人意表,有興趣請閱讀王慶,《嚼楊枝:歷史上的潔齒習俗》,網上可以找到。)

《詩經·采薇》:「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。今我來思,雨雪霏霏。」

「觴」,盛滿酒的酒器,「羽觴」是左右有兩翼的酒杯。捧起小杯搖搖擺擺,蕩蕩漾漾。

曲水流觴。羽觴變成小船,順流而下,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即興賦詩並取杯飲酒。王羲之著名的《蘭亭集序》即為曲水流觴匯集所得的詩作序。

bottom of page